FUJIANGANGCAISHICHANG

福建钢材市场

首页 >> 新闻资讯 >>行业动态 >> 近5年会员企业钢材区域流通情况分析
详细内容

近5年会员企业钢材区域流通情况分析

  西部地区长材消费比重远高于其他地区
  ———近5年会员企业钢材区域流通情况分析
  对会员企业近5年在各区域市场的钢材销量及钢材消费品种结构进行年度对比,有助于分析各区域钢材市场消费总量及消费结构的变化,同时有助于把握各个区域市场在钢材消费方面的差异性。
  近5年各区域市场钢材销量情况
  对近5年会员企业在六大区域市场的钢材销量进行分析发现,会员企业仅在华北、华东两个区域市场连续4年保持增长(见图1)。2016年会员企业销往华北市场的钢材总量为12860.25万吨,较2015年增长194.36万吨,增幅达1.53%;较最低年份2012年增长了2638.44万吨,增幅达25.81%。销往华东市场的钢材总量为21233.53万吨,较2015年增长232.68万吨,增幅达1.11%;较最低年份2012年增长了2482.19万吨,增幅达13.24%。这表明华北、华东两个市场的钢材消费量连续多年保持增长。
  东北、中南、西北、西南4个区域市场近5年会员企业钢材销量有所波动,但4个区域市场的共性是钢材销量的峰值点均出现在2013年。其中中南、西北、西南3个区域市场自2014年起连续3年钢材销量出现下降:中南市场2016年钢材销量为9240.8万吨,较2015年下降162.94万吨,降幅达1.73%;较最高年份2013年下降550.74万吨,降幅为5.62%。西北市场2016年钢材销量为1966.66万吨,较2015年下降278.73万吨,降幅达12.41%;较最高年份2013年下降813.75万吨,降幅为29.27%。西南市场2016年钢材销量为3989.27万吨,较2015年下降76.77万吨,降幅达1.89%,较最高年份2013年下降661.96万吨,降幅为14.23%。
  东北市场于2014年、2015年钢材销量出现下降(见图3),2016年钢材销量反弹至2515.14万吨,较2015年增长245.19万吨,增幅达10.8%,但较最高年份2013年下降291.32万吨,降幅为10.38%。这表明东北、中南、西北、西南4个区域市场钢材消费量近2年出现下降,而且由于其市场容量较小,导致其较钢材销量最高年份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其中西北市场容量最小,下降幅度最大,其次是西南市场。
  会员企业近5年钢材总销量峰值亦出现于2013年,该年度钢材总销量达52105.62万吨。2014年、2015年会员企业钢材总销量连续2年下降,2016年钢材销量反弹至51805.65万吨,较2015年增长153.79万吨,增幅达0.3%,但较最高年份2013年下降了299.97万吨,降幅为0.58%。鉴于东北、中南、西北、西南4个区域市场2016年钢材销量较2013年的下降量及下降幅度均大于会员企业钢材总销量的下降量及下降幅度,由此可判定东北、中南、西北、西南4个区域市场钢材消费量的下降导致了全国钢材消费量的下降。华东市场、华北市场销量的增长无法弥补其他4个区域市场的销量下降。这提示我们,未来几年钢材消费量的增长还是要看东北、中南、西北、西南4个区域市场的钢材消费量能否恢复到原有的销量峰值水平。
  近5年各区域市场的市场份额情况从市场份额的角度看,2016年会员企业在华东市场的钢材销量占会员企业国内钢材销售量的比重为40.99%,创近5年最高值(见图4)。其最低值是2013年的40.06%,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相差0.93个百分点。表明华东市场占全国的份额一直比较稳定,同时呈现小幅上升的态势。
  2016年会员企业在华北市场的钢材销量占会员企业国内钢材销售量的比重为24.82%,创近5年最高值。其最低值是2013年的21.5%,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相差3.32个百分点。表明华北市场占全国的份额处于稳步上升的态势,特别是2014年、2015年出现较大幅度的提升,分别提升了1.55个百分点、1.77个百分点。
  2016年会员企业在东北市场的钢材销量占会员企业国内钢材销售量的比重为4.85%,其最低值是2015年的4.39%,最高值是2012年的5.58%,最低值与最高值之间相差1.19个百分点。2016年东北市场钢材销量占全国比重得以提升且扭转了连续3年的下降态势,会员企业在东北市场销量同比增长了245.19万吨,这表明东北市场2016年的钢材消费状况较前3年有所改善。
  2016年会员企业在中南市场的钢材销量占会员企业国内钢材销售量的比重为17.84%,创近5年最低值。其最高值是2013年的18.79%,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相差0.95个百分点。表明中南市场近5年占全国的份额虽然存在小幅下降的态势,但总体而言比较稳定。
  2016年会员企业在西北市场的钢材销量占会员企业国内钢材销售量的比重为3.80%,创近5年最低值。其最高值是2012年的5.38%,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相差1.58个百分点。这表明西北市场近5年钢材销量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如2016年西北市场钢材销量较2015年下降了12.41%,进一步削弱了其全国市场份额。这也反映出西北市场容量小、很容易出现阶段性供应过剩的局面,从而导致价格波动幅度亦高于其他区域市场。
  2016年会员企业在西南市场的钢材销量占会员企业国内钢材销售量的比重为7.7%,创近5年最低值。其最高值是2013年的8.93%,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相差1.23个百分点,这主要与会员企业在西南市场的钢材销量自2014年起连续3年下降相关联,导致其占全国的比重在持续下降。
  对比六大区域市场近三年销量所占比重情况可知:华东、中南两个区域市场销量占全国的比重基本保持稳定。其中,华东地区钢材消费规模依然保持绝对的领先优势,其市场份额较第二位的华北地区领先16.17个百分点;华北市场销量占全国比重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而且提升幅度较大;西南、西北两个市场占全国比重呈现下降的态势,而且下降幅度较大,反应出这两个市场的钢材消费量存在下降的态势;2016年东北市场钢材消费量占全国比重虽然有所上升,但距离其2012年的峰值依然有0.72个百分点的差距,并且依然低于2013年、2014年,这表明东北市场存在钢材消费量持续下降的态势。
  近5年各区域市场的钢材消费结构
  2016年,会员企业在华北市场共销售12860.25万吨钢材,其中长材4092.87万吨,占华北市场钢材销量比重为31.83%;板带材8407.17万吨,占华北市场钢材销量比重为65.37%。对比近5年华北市场长材、板带材销量占比情况可知:华北市场板带材销量占总销量的比重连续5年超过了50%,板带材销量占比连续4年保持增长,与此相对应,会员企业在华北市场的板带材销量连续4年保持增长,如2016年华北地区板带材销量较2012年增长了2794.03万吨。
  2016年华北市场板带材销量占比较最低年份2012年高出10.46个百分点,同时华北市场板带材占比明显高于其他5个区域市场的板带材销量占比。这一统计现象与华北地区参与营销统计的会员企业多为板带材生产企业相关联,同时表明华北地区钢材消费结构在持续优化。华北地区长材占比基本呈逐年下降态势(2013年除外),而且长材销量亦呈逐年下降的态势(2013年除外)。2016年长材占比较最高年份2012年低了9.75个百分点,对应着长材销量减少了157.07万吨。这表明华北市场长材消费量略有回落,但基本保持稳定,华北市场长材销量占比的下降主要源于板带材销量的大幅增长。
  2016年,会员企业在华东市场共销售21233.53万吨钢材,其中长材9545.52万吨,占华东市场钢材销量比重为44.95%;板带材11286.39万吨,占华东市场钢材销量比重为53.15%。对比近5年华东市场长材、板带材销量及占比情况可知:会员企业在华东市场的板带材销量呈逐年上升的态势,2016年板带材销量比最低年份2012年高出1748.54万吨,板带材销量占比连续4年增长,2016年较最低年份2013年提高了4.1个百分点。长材方面,会员企业在华东市场的长材销量自2013年起连续2年下降,2016年长材销量较最高年份2014年低672.14万吨,但较最低年份2012年增长了690.65万吨;华东市场长材占比自2014年起连续3年下降,并且与板带材占比的差距开始拉大,如2013年板带材销量占比仅较长材销量占比高出0.2个百分点,2016年则高出了8.2个百分点,表明华东市场钢材消费结构在发生变化,即长材消费量小幅下降,但板带材消费量增长较大。
  2016年,会员企业在东北市场共销售2515.14万吨钢材,其中长材996.64万吨,占东北市场钢材销量比重为39.63%;板带材1443.07万吨,占东北市场钢材销量比重为57.38%。对比近5年东北市场长材、板带材销量及占比情况可知:会员企业在东北市场的板带材销量基本呈逐年上升的态势(2015年除外),2016年板带材销量比最低年份2015年高出273.19万吨,但是东北市场板带材销量占比连续4年增长,2016年较最低年份2012年提高了12.49个百分点。会员企业在华东市场的长材销量波动较大,但总体呈下降态势:2016年长材销量较最高年份2013年低337.45万吨,但较最低年份2015年仅增长了22.58万吨;东北市场2012年长材销量占比比板带材销量占比高出4.75个百分点,但是自2013年起长材销量占比连续4年下降,2014年起低于板带材占比,而且差距逐年拉大,如2014年板带材销量占比比长材销量占比高出6.29个百分点,2016年则高出了17.75个百分点。表明东北市场钢材消费结构发生了较为突出的变化,即长材消费量大幅下降,同时板带材消费量保持小幅增长,但钢材消费总量保持下降态势。这也反应出东北地区会员钢铁企业的产品结构在调整优化。
  2016年,会员企业在中南市场共销售9240.8万吨钢材,其中长材3997.05万吨,占中南市场钢材销量比重为43.25%;板带材5146.54万吨,占中南市场钢材销量比重为55.69%。对比近5年中南市场长材、板带材销量及占比情况可知:会员企业在中南市场的板带材销量自2013年起连续4年保持在5000万吨~5100万吨之间,如2016年板带材销量虽然创历史新高,但仅比2015年度高出132.4万吨;中南市场板带材销量占比自2014年连续3年增长,2016年较最低年份2013年也仅提高了3.29个百分点。会员企业在中南市场的长材销量自2014年起呈逐年下降的态势,2016年长材销量较最高年份2013年低411.19万吨,较最低年份2012年仅增长了105.28万吨。中南市场板带材销量占比始终高于长材占比,2012年至2015年二者的差距保持在7~8个百分点左右,2016年二者差距达到了12.44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南市场受长材消费量持续下降的影响,长材销量占比出现下降,同时在钢材消费总量保持下降的大背景下,板带材消费量保持相对稳定,板带材销量占比有所上升。总体看,2016年中南市场钢材消费结构的变化主要源于长材销量的下降。
  2016年,会员企业在西北市场共销售1966.66万吨钢材,其中长材1279.68万吨,占西北市场钢材销量比重为65.07%;板带材607.07万吨,占西北市场钢材销量比重为30.87%。对比近5年西北市场长材、板带材销量及占比情况可知:会员企业在西北市场的长材销量自2014年起呈逐年下降的态势,2016年长材销量创近5年最低,较最高年度2013年下降了536.28万吨,下降幅度达30.56%;但会员企业在西北市场长材销量占比始终在65%~68%之间波动,表明长材是西北市场主要消费的钢材品种,长材销量下降通常带动整个钢材销量的下降。会员企业在西北市场的板带材销量自2014年起呈逐年下降的态势,2016年板带材销量创近5年最低,较最高年度2013年下降了132.65万吨,下降幅度达17.93%。板带材销量自2014年起逐年下降,但板带材销量占比自2014年起呈逐年上升的态势,这主要源于板带材销量下降幅度小于长材的下降幅度。西北市场长材销量占比与板带材销量占比的差距近2年有所缩小,如2013年二者相差42.06个百分点,2016年二者差距缩小至34.2个百分点。但这并不意味着西北市场钢材消费结构的改善,更多表明西北市场长材销量下降幅度要大于板带材销量下降幅度,整个西北市场钢材消费总量处于收缩状态。
  2016年,会员企业在西南市场共销售3989.27万吨钢材,其中长材2649.28万吨,占西南市场钢材销量比重为66.41%;板带材1261.65万吨,占西南市场钢材销量比重为31.63%。对比近5年西南市场长材、板带材销量及占比情况可知:会员企业在西南市场的长材销量自2014年起呈逐年下降的态势,2016年长材销量仅比2012年高出53.5万吨,较最高年度2013年下降了405.52万吨,下降幅度达13.27%;会员企业在西南市场长材销量占比近2年出现下降,比最高年度2014年低1.53个百分点,但是略高于2012年、2013年;西北市场长材销量占比始终在65%以上,2014年曾高达67.94%,是所有区域市场中长材销量占比最为稳定的一个区域。会员企业在西南市场的板带材销量的峰值出现在2013年,此后3年连续下降,2016年板带材销量较最高年度2013年下降了181.98万吨,下降幅度达12.61%,但是西南市场板带材销量占比的峰值却是出现于2016年,较最低年度2015年高出2.13百分点,表明西南市场板带材消费量的下降幅度要低于整个钢材消费量的下降幅度。西南市场长材销量占比与板带材的差距连续5年保持在34%~38%之间,表明西南地区钢材消费主要集中在建筑用钢方面,制造业用钢量较低。
  从六个区域市场的钢材消费结构看,西北市场、西南市场长材销量占比较高,均在65%左右波动,其他4个区域市场长材销量占比均低于50%。其中华北市场2016年长材销量占比最低达到31.83%,板带材销量占比最高,而且是唯一一个板带材销量占比超过65%的区域市场,这主要与该区域内会员企业的产品结构相关联,亦与营销统计没有涵盖更多非会员企业(多以长材生产为主)的产品销售情况相关联;东北市场、中南市场板带材销量占比高于长材销量占比,但东北市场板带材销量占比逐年增长的幅度要大于中南市场板带材销量占比增长幅度,表明东北市场钢材需求结构变化较大,而中南地区需求结构较为稳定;西北市场、西南市场的长材比重要远远高于板带材比重,反映出固定资产投资对这两个区域市场的钢材消费总量及消费结构影响巨大。

seo seo